鑫昇供应链官网!    

带银行保函的商业承兑汇票真的安全吗?

点击:1472 日期:2018-04-02

  随着今年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利率持续下跌,票据买入方的收益空间逐渐收窄,此时收益率更高的商票就成了各界票据资金方的新关注对象。结合票交所即将上市、金融区块链概念被媒体大肆炒作,下半年起不少机构已经开始试水涉足商票业务,一时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关于商票的创新业务模式,其中各类非银金融机构的介入似让人看见日后市场欣欣向荣的远景。

  例如票据ABS、票据P2B等业务模式看起来可行性之高,让一些股份制银行削尖了头也要上。然而这些模式在业务实践中真如看起来那么安全吗?

  虽然眼前来看盈利的空间非常大,但是盛源保理认为,在此节点之上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理智推敲——创新业务一口咬下去利润肥美多汁,但毕竟是没多少人吃过的螃蟹,不细细按科目种分类分析一下有毒没毒,那吃起来总是不甚放心的。作为业务的直接参与者,若我们不知其所以而贸贸然开展,则始终难防一个万一,一腔热忱的背后必要有细致的思量才能真正做得上放心业务。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来分解一些创新模式中需要被关注的风险要点,以供各位读者参考。我们将围绕商票的银行保函来进行实务分析。

  在分析保函之前,我们先简要讲一讲实务操作中商票需要被注意的一些特点,我们的读者大部分基本都熟悉商票或者都亲手操作过商票转贴,但眼前我们需要跳出转贴的惯常思维,从金融资产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商票。

  商票与银票之间的差异就如同大熊猫与小熊猫一样——叫法虽然差不多,但究其本质而言差别还是很大的(虽然同样是贸易支付工具)。首先,银票有银行承兑作为其信用背书,在远期承兑环节只需要考虑银行资信,进入市场流通至今,基本只要票不是假的,哪怕企业没钱也照样不用担心其到期无人兑付,所以自然基本不需要考虑其风险溢价,贴现率比商票要低很多;而商票的承兑主体是开票企业本身,所以大家在买入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企业的还款能力,是存在实质性的违约风险的,因此要考虑到风险溢价,商票的市场贴现率就较银票要高出好几倍。

  从企业财务方面来说,开银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全额保证金(或理财等现金等价资产)质押开票。

  (2)部分保证金(票面额30%或以上)+占用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开票。

  基于此,企业所开的银票基本都是需要计入表内,而商票由于承兑主体是自己,既不需要保证金也不会占用银行授信额度,大部分企业都将开商票当作表外负债。

  那么问题来了,商票保函是什么鬼?

  先从它的定义说起吧,商票保函是指银行针对具体商票开具的保证兑付保函,一般是在银行对票面付款人或者票面收款人有授信额度的情况下,占用企业授信余额办理的表外业务,银行以此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各家银行的保函格式皆有不同,但基本包含以下元素:票据票号,票面金额,付款人与收款人全称,票据开票日与到期日,出函银行全称以及公章,出函银行行长(或相关有权人)签章。

  举个例子:

  这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商票保兑函格式

商票保兑函格式

  最初票据保函的诞生以及运用主要是由于银行的表内贷款总规模有限,在贷款投放足额之后,如果企业还有贷款需求,银行就会考虑使用表外工具,例如开银票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银票、信用证等在开具的时候银行都会按一定比例要求企业存入保证金,保证金比例在30%及以上,假如企业不想存入保证金,希望能通过使用自己在银行的授信余额获取融资,那解决这种情况的方式之一就是银行给该企业所承兑的商票开具保兑函。由于今年电子商票刚刚开始推行,因此银行开的保兑函有的是传统纸质型,还有少数是直接在ECDS系统中添加保兑备注型(新型)。

  如下图所示为银行的表外业务品种基本所包含的业务品种:

银行的表外业务品种基本所包含的业务品种

  我们在业务群里经常会看到有人卖商票的广告里写着:“出XX集团有限公司承兑的X亿商票,有XX银行不上网保函……”。那什么是不上网保函呢?并不仅仅只是指纸质保函(在ECDS系统内没有留下相关痕迹)。

  企业到银行办理授信业务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银行会对企业的贷款卡进行查询,也就是银行登录到央行网站上去对企业在所有银行系统内开展过的业务情况进行一个概览,内容包括表内及表外科目。

  一份企业信用报告(即贷款卡查询结果)中一般能看到这些内容:

一份企业信用报告

  所以如果卖票人在解释“不上网”原因的时候说因为票据保兑函是表外项目所以在人行系统里是不登记的,这时候你就能知道他这是在纯扯淡了(知识就是力量)。

  一般来说“不上网保函”主要由以下2种情况构成:

  (1)银行在开保兑函的时候虽然占用了企业在银行的授信,但是录系统的时候使用了其他的授信科目,所以只能出具纸质保函,在ECDS系统里没有相关记录痕迹;

  (2)企业在银行没有授信背景,或者银行开保函的时候没有走内部信贷系统审批流程。这两种情况,前者尚可在对真实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之后考虑是否要做,后者的话就要谨慎待之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各位买方除了需要对银行的业务背景做了解,对企业的还款能力也要做充分的尽调,毕竟保函只是兜底形式,企业才是最根本的还款来源。

  结合今年的市场来看,随着票交所的上线,非银资金方对票据市场跃跃欲试,都想要趁早进入市场占坑,多多打怪累积经验值。去年开始就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方通过P2B的业务模式和银行一起合作开展票据业务(主要的资产标的以带函商票及银票为主),由于今年银行承兑汇票的利率一路下跌,已经无法与这些非银机构的资金成本相匹配,所以今年以来各家非银资金方都将视线投给了商票。

  但从上半年以及下半年银行的信贷数据来看,今年银行给商票开保兑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年内基本各家银行的贷款投放情况均不理想,甚至无法完成投放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银行甚至开始和企业客户协商,将部分开银票的业务转为直接贷款给企业,以此来充一部分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用在银行的授信余额基本不是直接贷款就是开成银票(融资成本基本在2.7%到4.8%之间),对于企业和银行来说双方都比较倾向于这种方式,而非企业开出商票后让银行开保兑函,再去找贴现渠道(听起来都觉得好累,何况做起来)。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银行给自己的企业开商票保兑之后直接将票据通过ABS模式发行出去,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依然还在5%以下,对于银行而言也是做了创新型业务产生了无形增益。因为今年商票保兑函的急剧减少,导致年内的P2B等面向非银资金方的业务品种在开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很难把量做上去,所以导致那些想要买入票据资产的机构开始尝试转型,自己做起了授信风控系统;有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市场上已经公开了自己做的商票白名单,有针对性的买入一些央国企母公司以及优质上市企业承兑的商票,尝试脱离银行增信的环节,自己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开展商票投资。

  回到商票保兑函的话题上来,所以在这里也给各位读者贴一些实用的日常操作建议,告诉大家在买入商票的时候鉴别商票纸质保兑函需要注意的要点:

  1.要注意出具商票保兑函的机构大小。对于一些支行以及二三级小分行出的保兑函,需要注意问出函行要他们的业务授权文件(带章的电子版或者照片也可以),商票的保兑函出具权限一般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较多,如果有下属较小机构有权开具,那肯定有上级分行或者总行的业务授权书。要警惕万一出现分支行越权办理业务的情况。我们在市场上,现在还是偶尔能在市场上看到某一些支行直接给某家企业开出好几亿的纸质保函的情况,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太愿意相信的,一家支行的贷款业务承揽体量每年多少就放在那里,有经验的行长一般不会允许业务量发生这种程度的巨量暴增,所以这种情况会比较反常,需要谨慎对待。

  2.保函条款过于简单随意(只有四五行字)的情况下,要多加注意保函的开具背景。票据保兑函的条款内容一般都要经过银行法审之后才能拿出去用,除了个别小银行的法审比较随意可能会通过一些条款过于简单的保函外,一般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在这方面还是非常谨慎的,保函上的条款字数一般都不会少,就如文初贴的例子一样,一般都表述的非常完备。如果一家国股银行拿出的保函只有一个要素表外加四五行文字,或者连行长签字栏都没有的情况下,这个保函就有可能并未经过开函银行其上属的一级分行或总行的法审环节,它的执行力就相对存在一些疑问,买方需要仔细对待之。

  3.假如商票的承兑企业所在地及其基本户所在地距离出函银行均较远,需要注意调查其出票背景。这句话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假设一家北京本地的企业在天津开了基本户,然后找了一家云南的银行给其商票出保兑函,那这种反常的情况就需要注意调查商票开票背景(一般情况下谁会舍近求远去办理业务呢),以免远期出现问题难以行权。

  4.核实出函银行对票据承兑企业是否成功办理出授信额度,如果有,就要核实企业办出的授信总额是多少,保兑的票据总额不可能大于其授信总额。

  5.无论如何收此类保函票一定要核行,必须要核行,绝对要核行。

  以上几点做到的话基本能帮助大家有效过滤掉大部分不靠谱的商票保兑函,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能上ECDS系统的保兑最靠谱。